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肝炎两大类。
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,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型五种类型。
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,乙、丙、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,丙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。
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醇、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。
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、调节免疫和保肝。
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抗病毒如干扰素、干扰素诱导剂、拉米夫定等,但疗效不够理想,不良反应较多。
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和肝损伤,故保肝和免疫治疗仍是重要的治疗环节。
在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中,保肝治疗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。
20世纪70年代,我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,综合各家报道,总有效率为73.1%-97.0%,显著(包括临床治愈率)为44.0%-76.5%。其疗效表现为:主观症状如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;肝功能检查如血清谷丙转氨酶(ALT)恢复正常或降低;肿大额肝、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。一般说来,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或迁延性肝炎为好。
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的药物合用,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,保护肝。
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“补肝气”、“益脾气”有关。
灵芝为什么能治疗肝炎?其疗效机制已被大量药理研究阐明。四氯化碳(CC14).d1-乙硫氨酸、D-氨基半乳糖等肝毒物进入体内均可使实验动物迅速发生中毒性肝炎,除出现明显的肝功能障碍如ALT活性升高外,还会出现中毒性肝炎的典型病理组织学变化。给予灵芝子实体、菌丝体和孢子的提取物可明显改善实验动物的肝功能,并减轻病理组织学改变。
灵芝所含多糖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。
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亦参与其防治肝炎的机制。灵芝不仅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、NK细胞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,还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(IL-2)、干扰素γ( IFNγ)的合成和释放,并因此纠正肝炎时的免疫功能紊乱,并通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如 IFNγ杀灭肝炎病毒。
以上摘自《灵芝从神奇到科学》
昨天婆婆过了66岁生日,今天特意来到我们团队的工作室跟大家分享她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这是灵芝拯救的活生生的案例,目前每天早晚各7包灵芝,婆婆很兴奋的告诉我们,她十年前就没办法吹气生柴火了,现在气力十足,每天种地砍柴烧水,身体比没生病时感觉还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