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、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。中老年人多见,病因可能与大气污染、吸烟、感染、过敏源、气候变化、营养及饮食和遗传等因素有关。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,粘液分泌增多。
1.以咳嗽、咳痰或气喘为主要症状。
2.在急性发作期以抗感染为主,同时吸氧、止咳、化痰、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。在临床缓解期,适当锻炼,增强自身抵抗力,积极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。
支气管哮喘(哮喘)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。主要为支气管壁平滑肌痉挛,粘膜呈急性炎症,水肿和渗出。反复发作后常产生不同程度的慢性肺气肿,部分患者发生肺心病。
在易感染者中,慢性气管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,气促,胸闷和(或)咳嗽等症状,多在夜间或(和)凌晨发生,气管炎对多种刺激因子(如冷空气、花粉、粉尘、刺激性气体、食品、油烟等)反应性增高,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。
以上摘自《常见病诊断与用药》
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主要症状是咳嗽、咳白色黏痰,伴有细菌感染时,可咳黄色痰。病程较长,冬季易复发。致病原因很多事由于吸烟、受凉、吸入粉尘、气候变化、大气污染等刺激,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不断受到刺激而逐渐增厚、狭窄,支气管粘膜的粘液腺增加,产生大量粘液,过多的粘液阻塞于呼吸道,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,从而引起感染。反复感染可导致气管支气管粘膜永久性增厚和瘢痕形成,进一步破坏肺的结构。慢性支气管炎也可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的主要表现之一。临床上常用止咳、平端及怯痰药进行对症治疗,急性发作时应使用抗感染药控制感染。
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发现灵芝制剂对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,其特点如下:
1. 根据11个医疗机构1810例患者的统计,灵芝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可达97.6%,最低为60.0%,多在80%左右。
2. 疗效出现慢,多在用药后1-2周生效。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咳、痰、喘三种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,延长疗程可使灵芝的疗效提高。
3. 灵芝制剂有明显的扶正固本作用,患者表现为睡眠改善、食欲增加、抗寒能力增强、精力充沛、较少感冒等。
4. 灵芝极少出现不良反应。临床检验也表明,灵芝对心、肝、肾等重要脏器无明显毒性作用。这均与中医药学古籍所载灵芝“温平无毒”是一致的。
极少数患者在服用灵芝制剂后,可见头晕、口鼻及咽部干燥、鼻出血、胃不适、便秘等副作用。一般无需停药,在用药过程中便自行消失。
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时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和发育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其发病率约占呼吸道感染病例的30%。此病以反复发作为特点。其发病机制复杂,主要与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功能低下密切相关。儿童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,特别是6个月左右时,来自母体的先天免疫力基本消失,而自身免疫球蛋白(Ig)、溶菌酶。补体、干扰素等产生不足,免疫功能处于较低水平,加之其呼吸系统生理功能不完善,故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。
灵芝不仅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,而且可用于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。一些临床研究指出,从人工培养的薄树芝(Ganoderma capense)菌丝体中提取的薄芝糖肽注射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。
以上摘自《灵芝从神奇到科学》